开云真人·(中国)官方网站 - 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 0114-22371782

山东大学的百年校史

作者:开云真人 时间:2023-06-15 10:20
本文摘要:近期,微头条上关于山东大学校史的讨论有点多,虽说是个老得不能再老的话题了,但还是被人翻出来一遍遍“澄清”,主题只有一个,今天的山大到底起源于何时何地?一种看法认为同名差别源,青岛才是山东大学的正宗血统。另一种看法是官方现在所延续的看法,山大虽有更名、停办、合校、搬迁等厘革,但其源于济南。 实际上关于校史争议的话题,也并非只有山东大学一家。好比武汉大学就有是否可以追溯到1893年自强学堂,真有120年校史的说法。 又如,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两校校史争端等等。

开运真人app下载

近期,微头条上关于山东大学校史的讨论有点多,虽说是个老得不能再老的话题了,但还是被人翻出来一遍遍“澄清”,主题只有一个,今天的山大到底起源于何时何地?一种看法认为同名差别源,青岛才是山东大学的正宗血统。另一种看法是官方现在所延续的看法,山大虽有更名、停办、合校、搬迁等厘革,但其源于济南。

实际上关于校史争议的话题,也并非只有山东大学一家。好比武汉大学就有是否可以追溯到1893年自强学堂,真有120年校史的说法。

又如,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两校校史争端等等。这或许就是大家对高校动不动就是百年,真有那么长历史的配合质疑吧。好奇之余,我也串接一下,查了一下有关资料,固然这些资料大部门都能在山东大学官网上找到,其余另从其他刊物增补,供大家继续商榷,不妥之处,请列位继续增补。现在的官方校史资料先容以下是官网的说法: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

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其主体是1901年开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开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建校以来,由晚清王朝、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履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个历史阶段。

期间曾几度更名,有过停办、重建、合校、搬迁的多次厘革。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在2020年10月15日,公布的山东大学120周年校庆通告(第一号)号中先容:“2021年10月15日,山东大学将迎来120周年华诞。

”官网、校史、人物资料等的纪录其实,再梳理一下官网、对外出书的山东大学校史资料以及相关人物传记等资料,就会对山东大学的详细生长和衍变的历程有一个比力清晰的相识。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九月二十四日(公历11月4日),袁世凯上奏光绪天子,奏请先在省城设立大学堂。

光绪天子于十月初六日(公历11月16日)朱批:“知道了,政务处暨各该衙门知道单併发”。奏陈获得清廷的照准后,山东第一个官立山东大学堂于十月正式开学。山东大学堂开校教职学员合影到1904年1月,改称山东高等学堂。

1911年改称山东高等学校。1914年10月,学校停办,师生转入了山东公立法政、工业、农业、商业、矿业(1920年3月,由矿业实习所更名山东公立矿业专门学校)、医学(1915年9月建立医学讲习所,次年改省立医学专门学校,1920年正式命名山东公立医学专门学校)等六个专门学校。校舍由法政专门学校使用。

末任山东高等学校校长丁惟椽接任商业专门学校校长。山东矿业实习所刊物1926年,奉系军阀张宗昌督鲁后。6月,山东省政府合并六个专门学校组建省立山东大学,王寿彭任校长。设立文、法、工、农、医五科(院)十三系,学生1088人,教师数量到达330余人。

1926年省立山东大学校门1924年8月,私立青岛大学开办,高恩洪任校长。1925年直奉战争再起,直系失败,高恩洪下野,学校濒于倒闭,校董会公推山东省议长宋传典接任校长,委曲维持。1928年北伐军进抵山东后,奉系败逃,学校经费逐渐隔离停办。

1928年,日军侵占济南后,省立山东大学开始停办。其时山东省政府迁至泰安,同年8月,国民政府凭据山东省教育厅陈诉决议在省立山东大学基础上筹开国立山东大学。

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在泰山红门宫召开了第一次筹备集会。时任山东省教育厅长的何思源为筹备会暂时主席。1929年4月,日军撤走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迁回济南。

在许志杰编写的《山大故事》(2013年版第36页)一书中提到,其时在青岛休假的蔡元培住到了已经停办的私立青岛大学宿舍内,对青岛的情况、气候大加赞赏。认为济南四省通衢,是兵家必争之地,受战乱影响严重,不宜开办学堂。

因此,建议国立山东大学设在青岛,可少受战乱影响。1929年6月,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并在济南省立山东大学校部召开了筹备集会,决议将省立山东大学、私立青岛大学两校的师生、校产、校舍合并建立国立青岛大学,会后何思源、赵太侔、王近信赴青吸收私立青岛大学校产。7月,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又在青岛汇泉大饭馆召开了筹备集会,确定了系科设置、院系人员、经费筹措、招生事情、开学日期以及设工厂和农业试验场于济南等事项。

在1930年5月的国立青岛大学的组织规程第一条中这样纪录“本大学设于青岛,命名为“国立青岛大学”,但于须要时得设学院、学系、专科及工厂试验均于济南”,可见其时的山东大学开始实行青岛、济南两地办学。同月,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再度于济南召开集会,确定学校行政、教务、各院长人选,经费预算,教师待遇,新生入学和旧生编级问题。1930年9月20日,国立青岛大学正式建立,杨振声任校长。第一年先开设文、理两学院,有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教育学系、化学系、数学系、物理学系七个系。

不外,在学校组织规程中明确计划有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理学院(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生物系及其他学系)、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系、教育行政系、乡村教育系及其他学系)。国立青岛大学一览 民国二十年度对于上述在济南筹备的国立山东大学后改至青岛筹备建立国立青岛大学,1931年出书的《国立青岛大学一览 民国二十年度》第五页校史提要篇有明确纪录。国立山东大学校门1932年9月,国民政府将国立青岛大学改称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任校长。

文学院、理学院合并为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停办,增设工学院(土木匠程、机械工程两系),在济南设立农学院(位于今洪家楼校区,分研究、推广两部,未招收本科生。1958年,山东大学由青岛迁往济南时,已经独立为山东农业学院,给山东大学腾出校区后迁往了泰安,即现在的山东农业大学前身之一)。网络上的分歧正是从这一时间节点开始1934年9月24日,《“国立山东大学”周刊》揭晓的《本校举行四周年龄念及始业式》一文中刊载了蔡元培的讲话,有看法认为,蔡元培讲话中并没有提及省立山东大学,那么问题就来了……?谁是正宗?现摘录部门如下:“第一次开学仪式的时候,我正在青岛,所以能够获得到场。

今天是山大四周年龄念,我又在青岛,也能获得到场的时机,所以我以为很是兴奋。四年前是开办的时候,仅仅是建设的开始,经由了四年的功夫,竟有了如此的设备,这不能不归功于学校政府的努力。”国立山东大学周刊-正上方为《本校举行四周年龄念及始业式》一文但这种解读是否正确,请列位商榷。

在1929年8月3日,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历程中,蔡元培因办校经费迟迟未能落实,曾致信吴稚晖请其代催经费,信中写到:“山东旧有山东大学,又有私立青岛大学,现教育部取消两大学,而设一青岛大学,似乎又多设一大学,而实则并两为一也。青岛之阵势及气候,未来必为文化中心点,此大学之关系甚大,其经费预算年60万元,拟请中央政府及省政府各出24万元,而市政府与胶济铁路各出6万,省政府因旧出各专门学校费本有28万元,后即移作山东大学经费,减去4万,本无问题……”通过这段书信,应该可以看出其中“并两为一”的意思了,而且对于办校经费,其中,山东省政府早先拨款给六所专门学校的经费,直接就移作了山东大学经费。在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建立后,是年9月26日,天津《大公报》以《青岛大学建立仪式志祥》为题报道,其中提及了蔡元培讲话内容:“……政府所以设大学于青岛,实以青岛有文化中心的资格,……山东为古代文化最蓬勃之所,在昔伯禽治鲁,太公治齐,战国时稷下为学者荟聚之地,所以教育部决议设一国立大学于山东境内,乃合并前山东大学及私立青大而设诸青岛。

”山东大学虽然改称国立,可是凭据校史资料和朱玉湘的《赵太侔办学思想诌议》等先容,其时各省的大学,名为“国立”,其经费泉源实际上是主要靠地方拨款。在1930年时,学校预算60万元,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各出24万,青岛市政府和胶济铁路局各出6万。

但这些办学经费不及中山大学的零头(170万),武汉大学的一半(130万)。1982年出书的《山东大学校史》中纪录为“1930年,预算48万,教育部和山东省实付44.8万,其中,教育部拨款4万,山东省拨款36万,青岛市拨款3.6万,胶济铁路局拨款1.2万。……1931年学校……,预算59万元,除地方肩负40.8万元外,教育部应拨款18.2万元,但因教育经费被压缩,教育部无法负担,…引起教师罢教一月之久。

……1932年以后,青岛市政府和胶济铁路局捏词开支过大,入不够出,不再拨给经费”,当年预算66.8万元;1933年,预算74万元;1937年,到达93万元。1936年头,韩复渠因对国立山东大学学生运动不满,为控制山东大学向导权,托故将每月省助经费缩减一半,使学校经济陷入难题。3月,校长赵太侔因学校经费难题无法解决,加上学生的阻挡,向教育部请辞。8月,时任山东省政府委员林济青(曾任私立齐鲁大学署理校长)来校任署理校长。

1937年11月,因战事波及山东,学校先内迁安庆,又内迁万县、重庆。图书、仪器、案卷分三批运出,途中损毁严重。青岛陷落后,校舍为日寇所占,未能运出物资被焚毁。1938年3月,教育部下令“国立山东大学暂时停办”,师生以及仪器、图书等物资转入国立中央大学及其他大学。

6月,免去林济青国立山东大学校长职务。至此,国立山东大学告一段落。抗战胜利后,1946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恢复国立山东大学,收回被美军占领的一部门校舍。设置文、理、工、农、医五个学院,十四个学系(注:1981年版校史纪录为五学院十六系)。

赵太侔再次担任校长。是年10月25日正式开学。其时山东境内有在国统区青岛的国立山东大学和在解放区临沂的山东大学(1945年8月建立)。

国立山东大学复校开学仪式相关报道凭据一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1月13日刊发的《国立山东大学校刊》校闻显示,“十月二十四日上午九时,为本校复校后第一次开学之期”。在《校刊》首页下方的《十月二十五日本校开学仪式校长致词补志》中,赵太侔校长先容说“今天计划作一个简朴先容,俾列位同学对本校有所认识,本校的前身是省立法、农、工、商、矿、医六个专门学校,原在济南,后合并为省立山东大学,这是在民国十五年以前,正当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期。北伐完成后,国民政府改省立山东大学及私立青岛大学,组织筹备委员会,筹备一切,十八年正式建立,只有补习班一班学生,十九年正式招生,那时是文理及教育学院,再经几度变迁,二十年,改称国立山东大学。后又增加工学院,停止抗战前,其包罗文理及工学院。

”赵太侔的这段校长致词应该对山东大学由济南迁至青岛有了一个清晰的先容。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国立山东大学校刊》首页国立山东大学复校开学仪式赵太侔致词国立山东大学复校开学仪式赵太侔致词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1950年,山东大学开始招收和造就研究生,是全国最早招收造就研究生的高校,停止1965年,共造就研究生152名。

1951年3月,国立山东大学与华东大学(解放前建立的华中建设大学和在临沂建立的山东大学整合而来。合并之初在潍县,济南解放后迁入济南,1950年冬迁青岛)合并建立新山东大学,华岗任校长。1981年版校史中纪录,这时期的山东大学除原有院系外,又增加了政治和艺术两个直属系,共五学院十八系。

学生2366人,教师486人。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开始调整。山东大学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和政治系、艺术系等先后调出,同时吸收齐鲁大学的中文、历史两个学科。

在许志杰编写的《山大故事》(2013年版)一书中,专门有一个篇章提到了“1958年山大由青岛迁往济南的前后事”。1954年时,因高教部拟调整高等学校的结构,经国务院批准,将沿海某些高等学校内迁和增加新的专业,其时决议把山东大学由青岛迁往河南郑州。1955年8月14日,山东大学派总务长刘椽、总务处主任秘书董树德赴郑州,划分任河南大学建校服务处正、副主任。到了1956年5月16日,高教部经由审慎研究,决议批准山东大学不迁往郑州,仍暂留青岛,条件成熟时迁往济南,改为由山大派人去郑州筹建一所新的大学,并给以师资支援。

“这应该是山东大学由青岛迁往济南最早的预案”。1958年7月,山东大学划归山东省向导治理。1958年8月,成仿吾任山东大学校长。

10月,山东大学迁校济南,只有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6个系。1959年后,又陆续恢复了外语系(曾于1956年打消),新设了政治系。(见宋荐戈、李冠英、张傲卉著的《成仿吾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107页,1997年出书)到1965年时,学校增至十个系,在校学生已经到达了4266人,教职工1340人,图书120万册。1977年,山东大学归属教育部向导。

1998年6月17日,山东大学正式列为211工程项目院校。山东大学中心校区老校门到1999年底,山东大学共设有13个学院,40个系,48个本科专业,65个硕士点,25个博士点。

2000年7月22日,原山东大学、原山东医科大学、原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山东大学。2012年10月4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一期地平整工程正式开工。2016年7月,青岛校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

9月,法学、政治学与公共治理、生命科学、盘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工程、情况科学与工程六个学院搬迁青岛校区。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关于学校的建立时间另外,在1981年出书的《山东大学建校55周年特刊(1926~1981)》中,凭据时任校长吴富恒的讲话质料可以看出,其时,山东大学的55周年校庆是以1926年省立山东大学建立时间为起点,校庆日还是延续着在青岛时期国立山东大学和华东大学合并后确立的3月15日。不外他的讲话中也提到了“如果算起他的前身山东省立农、工、矿、医、法、商六个专门学校,以及私立青岛大学,历史则更长一些,可以追溯到七十多年。

”其时,山东大学在校学生规模已经生长到5000余人,教师1160名。在1981年版的《山东大学校史资料第一期》附记中注有:“已往提山大建立于1926年,是指1926年在济南重建的山东大学而言,这种提法不确。

实际上,山东大学的历史应从1901年的官立山东大学堂开始算起。到现在已经整整八十周年了。

……”在史若平教授揭晓的《山大建校“百年”的理由》一文中,开头就提到“在20世纪80年月,山东大学的建制沿革一直纪录建立于1926年,即省立山东大学,校址济南,由原山东省立法政、农业、商业、工业、矿业、医学六个专门学校合并而成。1928年,改为国立山东大学。1981年春山大校庆,学校的建制沿革仍然纪录为“1926~1981”,建校55周年。

”而正是这一年,作者在大明湖畔的省图旧址发现了《山东高等学校建制沿革记略》,发现了山东大学堂自1901年建立,1914年停办的历史。加上厥后在首都图书馆查阅到了袁世凯的《奏办山东大学堂折》汇编排印件(原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及1935年“国立”编译馆出书的《中国近七十年来教育记事》一书,这些史料对山东大学堂的兴办及厥后六个省立专门学校,再到厥后合并建立省立山东大学的历史举行了系统论述。

山东大学校庆节日的调整凭据1986年出书的《山东大学校史》先容,在1951年3月19日,山大师生员工2500人隆重聚会会议,庆祝国立山东大学与华东大学合校乐成。华岗校长作了《合校方案和山大前途》的陈诉,确定了3月15日为校庆节。在1981年的校庆55周年时也同样是在3月15日。

厥后,凭据网上媒体公然报道来看,在2001年的百年校庆中,已经将10月15日确定为校庆日了。


本文关键词:山,东大,学的,百年,校史,近期,微,头条,上,开云真人

本文来源:开云真人-www.sxing56.com